3月5日-10日根据学校安排,在上海交通大学参加了我校“处级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暨数字化赋能专题培训班”的集中培训学习,系统听取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校党建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教我算”平台“普惠+融合”的数字化建设》《把握信息化发展机遇,以信息化支撑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校园建设》《以教育数字化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漫谈》《大数据分析研判与智慧化治理》以及《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与改革》等8个专题报告。现场教学中,赴上海市松江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参观考察,参观科创走廊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等。赴中共一大会址,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程,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党性教育。
从内容看,整体培训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针对一流大学面临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挑战,从大学治理体系、智慧校园建设、数字化环境下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及校院两级管理等,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理实结合,针对性强,学习借鉴意义极大,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重要论述有了更加切肤认识,对教育数字化前沿技术有了深刻理解,也再次感受到上海交大在新时代大学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方面形成的新经验新标杆。让我们享受了一次一流大学办学精神、文化与治理能力的丰盛大餐。从师资配置看,既有校领导、处室领导,也有专家教授。但都是既有深厚的理论修养、研究专长,也有实践和管理经验。
学习时间虽短,学习任务繁重,收获颇丰。有几点认识和感悟。
一、大学精神和文化很重要。
一所大学都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它无形无影,但却强烈的影响着学校整体发展,影响着每个大学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甚至行为方式。大学文化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是根植于大学人的内心,成为这个大学师生干部的自觉和规范。上海交大百年发展形成的“与日俱进、敢为人先、思源致远、求真务实”的大学精神,始终激励着学校追求卓越,成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标杆。因此,建设一流大学必将注重发挥大学精神力量,众志成城,勇于担当,在应对艰难困苦中创新发展,永不懈怠。
二、干部学习培训很必要。
此次培训,授课者均有职务,都是学校重要职能部门负责人。他们的授课,一方面有鲜明的行政色彩,代表着学校立场,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主导或推动学校管理工作,具有行政推动责任心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他们对分管工作具有很深厚的研究,既有理论功底,也有实践经验与研究,对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都很熟悉。可以说,作为管理者或者某个业务领导者,非常注重业务研究,也研究工作的协同点。这是一个大学管理工作能否达成最佳效能的关键因素。作为干部,只讲管理,不讲服务,各自为政,不协同,不研究工作自身规律,简单化,必然造成学校内耗过度。经过这次培训,强烈意识到经常化学习培训非常必要,学校应健全干部学习研究制度,激励引导干部研究工作,研究教育规律,把握教育发展趋势,拓展工作视野,跳出部门管理疆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能。
三、数字化转型与智慧校园建设需要整体布局,协同推进。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智慧校园建设是一个大学应对信息化时代挑战的一个战略性选择,是一场从教学、科研到管理系统自我革命。首先是教师自觉自主,也是管理者的适应服务意识,更是学校领导的系统布局与推动。这样的系统化建设尽管也是循序渐进,逐步完善,但最根本的一点,每个责任者都有积极应对的意识,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自觉,有主动研究,主敢为天下先的担当。二是全校一盘棋。统筹兼顾,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协同配合。特别是管理者的学习研究意识让人钦佩,人人都是信息化转型的实践者,探索者,协作者。
四、突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成为教师和管理干部的自觉。
在整体信息化转型过程中,各部门都把人才培养放在中心考虑,能够把本科教育教学放在优先地位去谋划。在整体的信息化建设中,优先考虑课程资源建设,考虑教学运行体系优化,考虑疫情防控下教学组织实施,确保信息化建设率先服务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师管理和校院两级管理中,教师首先满足本科教育教学需要是第一位的,是刚性需求。如,即使是承担重大而繁重的科研任务,但每个教师每年必须承担3学分本科教育教学任务是底线要求,谁也不得突破。学校的课程完全按照学生选择安排课表,教师都自觉遵守上课时间,毫无怨言。这种自觉自律的把人才培养把教学放在首位的意识就是一流大学一流师资的本色属性,值得学习。
总之,学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思想冲击强烈,摆在眼前的不是某个方法有效,某种模式可学可借鉴,不是资源优势如何无法攀比。而是一所大学治理体系源于大学自身,创新革命于大学自身,又不断超越于自身,是一所大学管理者和师者的自觉和不断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