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干部工作» 张岁平:美国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建设之启示

张岁平:美国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建设之启示

作者:         发布日期:2011-09-01     浏览次数:

     

今年724日至822日,我参加了2010年校处级干部研修班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听取了16场专题讲座和报告。内容包括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介绍、中美大学比较、大学的角色与职责、管理系统结构与功能、教育教学管理和创新、科研管理和项目运行、公立大学的农业推广和社会服务体系及管理、对外关系与办学条件的改善、大学的发展战略、以及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教育政策、马里兰大学管理体制机制与办学道路等方面。结合课程学习,还到马里兰大学推广中心、示范农场、图书馆、校友中心、学生活动中心、有关学院等地进行了业务访问和参观考察。

马里兰大学具有鲜明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在办学理念、管理措施、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由于其管理体制和市场理念与我们有较大的差异,他们在资产管理和物资采购方面程序和方法却非常简便,这一点对我们借鉴意义不大。下面我主要对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建设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作以汇报:

一、美国马里兰大学图书馆(UML)概况

马里兰大学主校园始建于1856年,校园面积7000亩,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是全美最大的7个校区之一。马里兰大学校园内共有8个图书馆,收藏的图书类别不一,共同构成了马里兰图书馆这一整体。分别是麦肯丁图书馆、建筑学图书馆、美术图书馆、工程学和自然科学图书馆、广播及特藏图书馆、表演艺术图书馆、化学图书馆、树阴图书馆和媒体中心。其中麦肯丁图书馆是大学的主要图书馆,收藏有各类图书。

麦肯丁图书馆(McKeldin Library )是马里兰大学的主图书馆,该馆主要收集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书籍、参考资料、报纸、期刊和电子资源,包括230 余万缩微平片, 5000 种期刊合订本及4700 种现刊。

建筑学图书馆(Architecture Library)主要收藏建筑历史、设计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建筑学和建筑技术等领域的文献资料。

化学图书馆(White Memorial (Chemistry) Li brary) 该馆收录涵盖生化、细胞生物学、酵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等领域80000 卷文献资料。

艺术图书馆(Art Library)主要收藏艺术史、考古学、演播艺术、摄影和形象艺术等方面100000 卷资料。该馆提供资源和服务来满足艺术系、艺术历史系和考古学的教学科研需求。

工程学和自然科学图书馆(Engineering and Physica l SciencesLibrary) ,该馆收集工程、物理科学、数学和相关的天文、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工艺学、计算机科学、地质和地球科学、水文学、制造、材料、气象学、海洋科学、物理、防火安全和运输等领域。

表演艺术图书馆(Michelle Smith Performing Arts Library)是学校音乐、戏剧和舞蹈文献的中心, 收藏国际钢琴档案和表演艺术的特别文献。

广播及特藏图书馆(Hombake Library )收藏档案及手稿,国家委托收藏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美国广播文库,国家公共广播档案。

Shady Grove 图书馆和媒体中心,设在校外, 2002 年并入马里兰大学。

二、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特点

(一)规模较大,功能齐全,布局科学合理。

美国马里兰大学(UM)图书馆是马里兰州最大的公共研究性图书馆,拥有超过3百万数量的藏书,超过5万的期刊,还收藏有大量的专业书籍和最新的科技资源书籍。分馆各具特色,收藏范围明确。8座图书馆散布在整个校园内,与各个对应专业院系相毗邻。分馆运作高效合理,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阅读。马里兰大学的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到不同的图书馆十分方便地查阅到各种图书。图书馆完善的服务网络使学生不用走出校门就可以在整个马里兰大学范围内的任何一座图书馆查询图书。这种分馆联合服务的建筑及管理模式,值得国内借鉴。

(二)资源配置形成了图书、期刊、电子文献并存的格局

从资源配置情况看,马里兰大学和美国其他大学一样,近年来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电子化、网络化信息资源与印刷型文献资源并存是大学图书馆资源构成的新特点。但图书仍然是大学图书馆的主要馆藏。据美国《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对1000 所高校图书馆采购品种及经费开支的调查,图书一般占预算的41%,期刊占38%,电子出版物占15%。近年来,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电子资源的采购比例,减少了印刷文献,尤其是削减了有电子版的印刷期刊和大型参考书的采购,四年制高校图书馆平均花费20 %以上的经费购置数字化资源。

(三)图书馆联盟形成了网络时代图书馆合作最有活力的形式

在当今网络化时代,图书馆合作最具活力且最具可行性的形式―图书馆联盟或称为同盟、合作体或理事会,在美国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美国各种类型的联盟超过百余个,可谓数量众多,类型齐全。按照组织的严密程度联盟可分为四类,:松散型、跨类或跨州型、紧密型、资金集中的州内型。以1986 年成立的OhioLink(俄亥俄网络联盟)为例,该联盟有13 所大学和公共图书馆组成州内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联盟,州政府统一拨款,建立统一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平台,统一购买电子资源和数据库。Maryland 州的16 所大学和公共图书馆组成的联盟, 将统一的自动化系统平台建于马里兰大学, 各馆专人负责维护,统一由联盟管理并支付薪金,硬件的统一购置和维护节约了经费,提高了管理水平。

(四)以人为本,读者至上――先进的服务理念

把人作为管理要素中的主体。对图书馆馆员以人性化管理,充分发挥馆员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觉参与管理的主人翁精神;对读者而言,推进人性化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把方便读者,满足读者的需求作为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首先,具有良好的阅览环境,宽敞的大开间结构,良好的采光条件,每个阅览桌上配有强、弱电,符合人体结构的座椅,阅览室供读者小憩的茶几和沙发,给人一种休闲优雅之感。

其次,馆藏全部开架,实行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口化”管理,极大的方便了读者。

第三,预约、续借、馆际互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预约、续借、催还等均在网上进行,同时以信件方式通知读者。

第四,良好的网络环境,开放化的管理,为读者免费阅读电子文献,多媒体文献,检索机读文献及网上漫游,文献复制方便快捷。

第五,便利的生活服务设施,为读者连续阅读提供了保障。各馆均设有类似于餐吧类的生活服务区,为读者提供快餐及饮料。

(五)馆际合作,资源共享――全方位文献保障的有力支撑

良好的馆际合作,为教学科研全方位文献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美国区域性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平台的统一建设,避免了国内各馆重复建设的资金浪费,同时有利于资源共享的开展。在数据库的订购中,区域统一协商购买,避免了重复购置。开展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使读者在本校能够从外校所借图书,电子文献实现网上原文传递。有效的馆际互借系统和网上传递系统就能发挥作用。因此在订购时,大部头丛书,昂贵的原版书及数据库在该联盟内各馆分头购置,资源共享。

(六)实施网络化道德教育工程

随着网络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一些法律和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这从另一个方面对旧的法律、现存的政策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马里兰大学的信息技术办公室启动了网络化道德教育工程计划。这项计划始于1996年,目的就在于提醒人们在使用网络的时候能够遵守道德规范。有效地控制了一些学生对计算机资源的滥用。

三、启示与建议

新大学合并后我校图书馆硬件设施建设与管理服务均发展较快,由南馆、北馆、水保所专业分馆三部分组成,全馆总建筑面积32866平方米,新建了600多个座位的电子阅览室。近年来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崛起,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和马里兰大学一样形成了图书、期刊、电子文献三足鼎立的格局。截止2008年底馆藏文献总量279.68万册(),其中印刷本图书151.7万册,期刊96.27万册,电子图书61.65万册。2010年我校图书文献采购预算800万元,其中电子文献数据库总计划经费400万元,占采购预算50%,图书180万元,中外文报刊220万元。

从电子文献上投资比例看,似乎我校图书馆的电子文献所占比例较大,实际上我们起步较晚,目前所拥有的电子文献与美国高校比起来,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都还有着很大的差距。美国大学电子文献投入比例在其庞大的总投资中显得比较小,但其绝对金额却比我们投入要大得多。如OhioLINK每年由州政府拨专款700万美元,其中400万美元专门用于采购电子资源,而这仅是其资金来源中的一项。

与美国及马里兰大学相比较,我国图书馆普遍存在着服务实施设差,功能特色不鲜明,资源共享程度底,人性化服务不到位等薄弱环节。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图书馆建设:

(一)加大投资力度,增加服务实施建设。

我校图书馆主体建设规模大而且集中,相对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图书馆的分馆联合服务这种建筑及管理模式应加大图书馆功能实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和改造,对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状况给予高度重视,要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营造美好的环境。

增加对图书馆财力、物力、技术等投资,加强对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有关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方面的研究,保证图书馆建设可持续性发展。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满足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服务的需要。加强与学院网络中心等有关单位的合作,使图书馆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运行,保证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二)加大电子文献的收藏力度

印刷型文献虽然仍是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但随着网络发展和电子读物的普及,电子文献以其广泛、迅速、准确、及时的特点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加大电子文献的采购,做好电子文献资源的收藏和配置,使其与印刷型文献资源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充分发挥文献的各自优势,这是网络条件下图书采购工作的又一重点。

(三)增加功能,建立特色馆藏并实现资源共享

当今社会文献信息种类繁多、变化快,信息量大,读者需求多元化、动态化,任何一个图书馆都难以满足读者多层次的需求。只有加强图书馆馆际协作,实现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才能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在做好常规收藏服务的同时集中优势选择一两个学科领域进行重点建设,有针对性地进行收藏。这样一方面避免了藏书不必要的重复浪费,有利于缓解图书经费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可以开发本馆特色数据库,争取在网络文献资源占有一席之地。这样使各图书馆的资源具备较好的互补性。

(四)强化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以生为本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因此,学校必须尽力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我们应建立促进和保障学生权益、学生发展的规章制度。一是建立与用户面对面文献信息系统;二是提高全文文献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比例;三是进一步拓展高校文献信息传递途径。要多接触读者、了解读者,掌握他们的阅读需求,并有计划地收集读者对现有藏书的反馈信息,结合读者对图书的借阅量与馆藏数量进行分类统计对比,并将上述各类信息加以整理,作为以后选购图书的参考依据。

(五)优化文献资源配置,创新招标采购机制

充分考虑师生的信息需求和学校的专业设置及未来发展方向;注重图书、期刊及其种类的比例。在明确原有藏书结构的前提下,调整购书的种类,复本量和语种结构,进一步研究藏书建设方向和图书采购方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藏书建设规划和采购策略。

在纸质文献方面,进一步坚持依法规范化招标采购。在电子文献方面,在招标法和政府采购法指导下,可以借鉴美国的集团购买方法。学术出版商对大学图书馆联合购买电子文献给予的优惠价格,通常比单一图书馆订购要便宜30%-80%。这种高利用率、低价格的订购模式,已被多数美国高校图书馆所接受,目前美国各大学馆90%的数据库都是参加州集团购买获得的,马里兰大学也采取了集团价格手段。我国也有团购方法,但数量较小,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六)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加强技术培训和网络道德教育

美国大学图书馆工作中,数字图书馆建设由数字化资源库的开发、技术研究发展到综合研究阶段,有着明显的特色;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类的信息咨询服务等,值得我们借鉴。

开展网络图书使用技术培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读者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有效地控制一些学生对计算机资源的滥用,防止破坏、篡改、剽窃等网络违法不良行为,从而确保图书馆健康运行。